当前位置: > 抖音官网

小程序将会告别传统的流量思维

时间:2020-10-7 18:20:41 来源:名言网 

「小程序的本质是提供一种服务触手可及的能力,并建议开发者尝试连接线下场景。」我认同阿禅对小程序的定义。小程序已经发布一年多了,能力也在不断开放。回头看,以微信体量说,小程序的发展没有达到外界的预期。玩得转线上流量和社交属性才是赢家。

过去一年,我用到小程序的场景不多。稍微高频的软件,比如大众点评。小程序提供的功能有限,体验自然一般。往往等到需要使用的时候,跟不上要求。所以,我宁愿多装一个 App,而不是使用小程序。这样的结果,我自己都觉得挺意外,与开始的预想不一样。而低频的线下服务,也找不到使用的场景入口。需要的时候,我也不可能想到打开小程序的搜索入口来搜一搜。

一开始想的是,小程序会取代手机某些不常使用的软件。现在,没有一个被取代。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使用体验。

小程序的活跃情况

1 月 15 日的微信公开课上,官方提到小程序的日活跃用户数量有 1.7 亿。官方公布数据的时候,「跳一跳」小游戏发布有段时间。张小龙说,「跳一跳」可能是有史以来玩家最多的一个游戏,推出以来 DAU一度达到一点几亿。抛开「跳一跳」,小程序的日活跃用户数可能就没那么高了。

市场对小程序的接受情况是在一直在不断地变化。阿拉丁统计的小程序指数显示,在过去时间里,小程序的头部变化很大。其 12 月和 Q2 的 TOP100 榜单的小程序中有 65% 是新上榜的,新上榜的主要集中在游戏领域。TOP100 榜单中,小程序主要集中领域是,工具、零售,游戏,生活服务,内容。排名靠前的的小程序还是那几个互联网大玩家,原有的 App 活跃用户也是百万甚至千万级的。小程序不过是把精简版的业务的 App。

线上流量仍是主战场

小程序发布时,开放的入口少。官方想引导开发者,尽可能挖掘线下场景,赋予线下连接能力:为用户提供方便,即用即走。最典型的线下场景:点餐。体验那么多自助点餐,没有一个人使用小程序。公众号仍是商家最喜欢的服务方式:扫描二维码使用 H5 点餐。对消费者来说,H5 和小程序的体验差别不大,无所谓。用户使用了商家服务,就在关注了期公众号。商家低成本将用户从线下转到线下,获取了用户,便于后续营销。

小程序没法留存用户,商家肯定没动力使用。用户期待的即用即走,在商家这里行不通。即便是活跃用户超千万的产品,小程序也成了获客渠道。摩拜是微信官方合作的第一个小程序,微信在「我的钱包」页提供了一级入口,1元 1分小程序上线首日访问次数有 600 万次。接入 30 天后,活跃用户环比增长超过 200%。

对比摩拜 App 和小程序的使用,体验是不一样的。使用摩拜 App,扫完二维码后,你只需等待解锁就好了,不需做任何操作。而使用小程序时,如果你用微信扫描摩拜的二维码,微信会跳到小程序界面。你需要点击「立即开锁」,才会触发摩拜解锁,比App的操作要多一步。另外,在摩拜 App 「邀请好友」页,分享给你的微信好友,你的好友收到是小程序。

对摩拜来说,新用户在需要使用时,小程序帮助他们降低了使用门槛,无需下载 App,提高了摩拜的获客能力。用户通过小程序在微信内的分享也增强了社交传播属性。共享充电宝的例子更加典型,要使用他们的充电宝,先要关注他们的公众号。点击公众号的菜单栏「借充电宝」,又会跳到小程序。

看看小程序热榜,前排应用个个都是大玩家。玩来玩去都还是清一色的线上产品。如果你的产品本身没有用户和流量基础,小程序对你的帮助就有限了,不可能指望小程序帮你突围现有市场产品现状。

社交传播是大利器

社交传播是小程序的大利器,实现了产品从传播到触手即用的最短路径。小程序上,最早火起来的就是零售类。95% 的平台电商都接入小程序,电商是最先尝到小程序红利的领域。拼多多是最典型的例子。每个电商都缺流量,拼多多的拼团模式与小程序的社交传播属性互相吻合。拼多多诱导用户转发分享给其他好友,好友点击后直接完成交易,促进产品的裂变。

社交属性对游戏的传播效应最明显。打开朋友圈,看大家都在刷什么,就知道什么最火了。「跳一跳」,「头脑王者」是刷屏次数最多的。走在马路边,都能看到大叔大妈靠着路杆玩起游戏。想想,普通的 App 怎么可能做到如此方便?有人发给我,点开就能玩,上手成本为零。

除了游戏,电商适合借用社交分享。很多其它的小程序为了蹭上流量,也照样玩起来。比如,有小程序可以生成一张有情怀心情图片,附上抒情文字。然后,你把它发到朋友圈,你朋友看到图片上写着「也想发一张?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从这一点出发,把产品的业务与用户的好奇心结合一起,也能诱导用户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