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产品怎么抓住潜在的红利?最近在想这个问题。琢磨来,琢磨去,有两个大方向是清晰的:社交传播,消费升级。毕马威 2018 年创新报告里,调查显示最具颠覆性的前两个商业模式是:电子商务和社交。选择的人数分别是26%,19%。
本来以为自己是这么想,这样看来,小范围内已是共识。至少说明,这两块是实实在在能看的,并不是期货。
社交+消费的自我实现
社交上,熟人关系,陌生人关系,网红粉丝关系类产品都已定局。微信,QQ,微博,QQ空间,陌陌,稳居前5名市场。头部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全球范围内看,也是一样的趋势。全球五大最受欢迎的社交 App 中,Facebook 占据四个。
消费上,不论是实物消费还是精神消费,用户的偏好都在提升。愿意为好品质的物品多花钱,愿意为信息内容付费。消费的需要不仅是为了满足功能能需求,还有了社交性表达的需求,网红咖啡是典型的例子。以前大家说衣穿住行,现在聊吃喝玩乐。
移动互联网快速渗透,用户收入不断提高。两者合力一起,形成「社交+消费」自我实现。社交提升互动频度和效率,消费衍生更多社交场景。
社交刺激消费,消费促进社交,贯穿线上和线下。画一个坐标系,X轴是消费的频度,从左至右,频度由高到低。Y轴是社交关系的强弱,从上至下,关系由强到弱。可以看看常见产品所处的位置:
最理想的产品是社交关系强,消费频度高。社交产品离用户近,流量大,潜力在于向消费场景靠拢。消费类产品离交易近,变现快,新增长点在于提高买卖商家关系。
本质都是消费
微信产品越来越大,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大,为什么到现在没做拆分?前几天在想这个问题。对比「今日头条」,从诞生到现,一直在孵化新功能,独立新产品。
跟微信类似的 Facebook 一直在拆分独立产品。Facebook Messenger 就是从 Facebook 中拆分出来的。Instagram 共有4个产品:Instagram, Boomerang, Layout, Hyperlapse, Direct。第 1 个是最早的产品,第 2,3,4 都是用来做 Instagram 帖子的工具,最后一个是即时消息的 App。
微信不仅没这么做,还在不停地加功能,现在已经是一个巨无霸产品。按 Facebook 的做法,微信可拆分的产品并不少:朋友圈,微信支付,公众号阅读,甚至是未来的看一看,搜一搜。再甚至像小米一样,把小米生态产品打包一家,搞个米家应用。微信可以把钱包-第三方服务集合一起,独立一个应用,叫「微生活」。
如果把消费概念从金额交易扩大到生产-使用上,那商品和信息都可以是内容,都可以被消费。用户使用微信是消费信息,使用天猫是消费商品。所以,用户不论在微信还是淘宝,都是消费行为。不过是两者的方向不一样。微信集成吃喝玩乐服务,是在构建消费场景,提高流量变现转化率。天猫搞短视频,直播,是在丰富消费场景,引导购物需求。
商品就是内容。以前商品可能是一张图片加文字,今天它可以通过短视频,通过直播。我们有这么vlog多特色专家,商品是最好的内容。为什么我们在移动时代提出来内容化,实际上它早就发生了。只是说以前我们不把商品叫内容,但广义的内容,我觉得商品就是内容。
新流量孕育着机会
社交与消费的基础都是流量。如果引入流量来看,强社交与高频消费都带着大流量。
微信已经占据用户流量的 34%,天猫 2017 年的 GMV 同比增速为 44%。新产品没用户,没流量。想快速拉流量,攒用户,薅头部产品的流量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
社交和电商基本上是聚焦了各个领域内最大用户群体。新兴行业看需求,传统行业看存量。在已经竞争充分的市场,如果还想着自己打井吃水,肯定很难做起来。抓住社交和消费头部产品,相当于乘上快车。做好这块,估计能超越身边一半的产品。
微信最近动作频频,增强公众号阅读体验,钱包模块积极推广「腾讯王卡」。看看大佬们这么努力,能蹭得上他们流量,发挥流量的价值,也算是一种能力。相比几年前,哪有这个福利,有个平台方便你获取用户,成本还那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