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诗词名句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意

时间:2019-2-27 21:50:27 来源:名言网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意

  《题破山寺后禅院》

  作者:常建

  原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注释:

  1、清晨:早晨
  2、入:进入。
  3、古寺:本处指破山寺,在今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岭下。南朝齐始兴五年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建,唐咸通九年,赐额“破山兴福寺”。
  4、初日:早上的太阳。
  5、照:照耀。
  6、高林:高树之林。
  7、曲:弯折、曲折。亦作“竹径”。
  8、幽:幽静。
  9、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10、悦: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11、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
  12、空: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
  13、潭影空人心:本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指人的尘世之心。破山寺里有空心亭。
  14、万籁(lài):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15、此:在此。即在后禅院。
  16、都:都,俱。
  17、但余:只留下。一作“唯闻”。
  18、磬(qìng):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19、钟磬: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
  2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异曲同工之妙。
  2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两句话形容后禅院环境幽静,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人心,指人的尘世之心。破山寺里有空心亭。
  22、诗的三、四句的特点:双关手法。一层意思表达了佛门清静,佛法高远。二层意思影射佛门弟子早课完后,精神层次产生臆想,领悟到房中术的境界。

  诗意:

  早晨,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
  竹林中弯弯曲曲的小路,
  通向幽静的地方,
  僧人们的房舍掩映在花草树林中。
  山光的明净使鸟儿高兴,
  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大自然的一切声音此时都静寂,
  只有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赏析: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佛门即空门。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门的情怀。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诣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味。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这种委婉含蓄的构思,恰如唐代殷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