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名言警句

追溯中国文化盘点四书五经之《中庸》中那些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

时间:2020-12-7 0:23:32 来源:名言网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中庸·第一章》上天所给予人的气质叫做性,依照本性去作事叫做道。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中庸·第十四章》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况,就做贫贱人应做的事;处于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中庸·第二十四章》国家将要兴盛,必有吉祥的预兆,国家将要灭亡,必有不合理的情事出现。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中庸·第十三章》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中庸·第十四章》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

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中庸·第三十三章》君子自我反省没有愧疚,没有恶念头存于心志之中。君子的德行之所以高于一般人,大概就是在这些不被人看见的地方吧?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第十三章》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差不远了。什么叫忠恕呢?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大学·第十一章》喜欢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欢的,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灾难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中庸·第二十章》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事都记载在典籍上。他们在世,这些政事就实施;他们去世,这些政事也就废弛了。意思是说,再好的政策,也离不开人去执行。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中庸·第一章》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第六章》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第二十章》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中庸·第三十三章》君子的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明;小人的道显露无遗而日益消亡。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第二十章》爱好学习就接近于智了,努力实践就接近于仁了,知道羞耻就接近于勇了。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第二十章》别人下一个功夫,自己就下上百个功夫,别人下十个功夫,自己就下上千个功夫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中庸·第二十章》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中庸·第十四章》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第十四章》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中庸·第十章》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

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中庸·第二十章》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它们,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中庸·第二十八章》愚昧的人喜欢凭主观意愿行事,卑贱的人喜欢一任己意独断独行。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第二十章》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努力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著追求。

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中庸·第三十三章》君子就是在没做什么事的时候也是恭敬的,就是在没有对人说什么的时候也是信实的。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中庸·第二十六章》大地的法则,就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

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中庸·第二十七章》身居高位不骄傲,身居低位不自弃,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中庸·第二十一章》从本性真诚而明晓道理,称之为天性;从明晓道理而生发诚心,称之为教化。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中庸·第一章》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中庸·第二十六章》广博深厚的作用是承载万物;高大光明的作用是覆盖万物;悠远长久的作用是生成万物。

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中庸·第十七章》上天生养万物,必定根据它们的资质而厚待它们。能成材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材的就遭到淘汰。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中庸·第十四章》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第二十章》政事就像芦苇一样,完全取决于用什么人。要得到适用的人在于修养自己,修养自己在于遵循大道,遵循大道要从仁义做起。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中庸·第二十八章》虽有相应的地位,如果没有相应的德行,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虽然有相应的德行,如果没有相应的地位,也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