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宣传软文

揭密:海外新闻公布如何秒杀中国新闻营销!

时间:2020-10-8 2:12:46 来源:名言网 

>近几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已初步建成,“出海”“跨境”“国际化”等企业战略标签火热程度不用多说;尤其当国内市场陷入过度竞争的时候,海外市场的广阔蓝海就成为了下一块亟待挖掘的金矿。

>但是由于文化差异和商业环境差异等因素,企业很容易遭遇水土不服,比如在海外媒体发稿这一环节,很多品牌在和海外新闻网站打交道时屡屡遭遇闭门羹,无从下手;所以首先,我们应该微观解读国内媒体和海外媒体发布的区别,读懂几大常见误区,才能准确把握两类传播渠道的正确营销方式。

>误区一:预算充足即可发布

>首先,海外媒体和国内媒体渠道在企业新闻发布发布流程上有极大差异。

>国内发稿流程较为便捷,通过专业公关公司联系渠道,确定要发布的平台属性:门户网站/地方媒体/垂直媒体,支付一定的费用,如果文章质量过关则可以当天出稿,执行效率高,能够有效保证新闻稿内容时效性。

>而海外媒体发稿则周期较长,一般需要提前三周开始筹划,由于西方媒体记者注重新闻伦理道德,所以不存在预算充足即可保证发布的情况。对于部分特殊客户,发布周期有可能延长至五到六周。

>能否发布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文章质量和新闻价值。通常情况下,海外媒体的发布则会花很大的功夫打磨文章,呈现出优质内容,提高网站收录几率。

>误区二:所有媒体保证出稿

>在国内市场,由于平媒/纸媒/网站等渠道内容营销发展成熟,企业可以对传播结果有一个大致预期,广泛地利用媒体让受众成为品牌的利益相关者。

>但海外媒体发稿时新闻稿件通常由媒介经理统一Pitch(争取机会),不能保证出稿,需要和各平台记者进行长时间的谈判,最终敲定选用哪些渠道,所以海外媒体发稿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企业需要对此做好心理准备。

>误区三:可以原文直接发布

>很多时候,企业市场部撰写的公关稿件内容就算恰到好处也不能保证原文直接发布,原因在于,不管是国内资深英语翻译写出的稿件,还是企业总裁亲自创作的内容,都需要经过海外记者编辑,并且只会采用其中的部分素材(比如一篇稿件1200字,记者有可能只采用其中600-800字内容),从行业整体分析/商业趋势解读/社会大众话题等合适的角度入手,自然地植入品牌露出。

>记者的工作在于使文字足够软化,并与目标客户的阅读习惯和文化程度接近,用好内容来影响目标群体并使其采取行动。

>澄清上述典型误区之后企业便可对海外媒体渠道公关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认识,同时也要做好基础铺垫工作,根据企业的自身运作情况,行业特征等因素合理制定投放方案。

>但最重要的是需要品牌面对海外媒体营销环境能正确调整心理预期,因为中间有较大的文化/商业运行差异,品牌方需要完成观点上的转变,不要把海外媒体和中国媒体做太多平行对比,避免造成无效沟通与品牌口碑损伤。

>另外,在采用海外媒体渠道进行公关时,投放的时机和整体宣传配合也至关重要。

>尤其在西方的舆论环境充斥着对中国品牌的负面认知时,中国企业要赢得海外消费者的认可更是困难重重,亟需整合营销助推维护正面形象。

>综合来看,公司一般可选择新产品发布/融资并购/行业殊荣/发布重大利好消息等特殊事件作为出发点,从产品层面(产品差异化特征是否突出,价值-价格比能否超出用户预期,品质是否值得信赖)和用户层面(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如何,用户与品牌之间的关系如何,用户与品牌共享怎样的情感与价值观念)思考,希望通过新闻稿传达哪些信息,如何提高品牌在用户心目中的识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