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奇葩说》最近的辩题是交朋友要不要门当户对。
噢漏。这真是个令人伤感的问题。
我的答案是,要。
叛逆的名人 什么是门当户对?我们要明确的是,门当户对不仅仅是指钱。
门当户对考察的是出身+教育+收入,这三样东西结合起来,基本上就是你的阶层。
是的,人与人之间是存在阶层的。
不会因为我们假装没有,就不存在。
交朋友的时候,我们的初衷绝对不是要找个门当户对的,谁特么交朋友会先看证书啊?看人家户口本,看人家毕业证书,看人家工资单?有病啊。
我们的动机不是要门当户对,但结果往往就是这样。能够陪伴我们很长很长时间的朋友,就是跟我们门当户对的,阶级相似的。
那些违背这个规则的,就会随着时间,渐行渐远的啊。
2、
知乎上一个小故事很有意思。
有个记者采访了一个幼儿园的小孩,这小孩家里有钱,经常带很多玩具来学校玩,其他小朋友就总爱问这小孩要玩具来玩。
记者见这小孩这么受欢迎,就问小孩:你这么受欢迎,一定有很多朋友了吧。
小孩说不是,我只有一个朋友,其他人都只会对我说我要,只有他能拿着他自己的玩具,来跟我说我换。
朋友相处的第一原则,就是交换。
不管是交换感情、交换利益,还是交换观点。
不能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单向输出啊。
朋友相处的第二原则,就是对等。
社会资源、地位、收入、学识、视野等多方面的对等。甚至是颜值上的对等。
相差太悬殊的友情是很难长久的。
3、
是时候讲一讲我和曾经的土豪朋友的故事了。
几年前,我因为采访认识了一个富二代,有段时间我们还打得挺火热的。
她说起亲戚家小孩,为了更高的薪水,就去励志打油诗非洲小国工作了。
她特别不理解,原话是这样的,就为了年薪100万啊,区区100万。
我说,特么什么叫区区100万?
她说,那当然啦,就100万哎。都没有我老爸给我的零花钱的利息多。
零花钱的利息
我受到了一万点的伤害。
她是公务员,有一次,有人为了托她办事,想送一块价值10万块的手表给她。
她拒绝了。
她偷偷跟我说,我从来没有戴过这么便宜的手表。我18岁生日的时候,我老爸送给的表,就是28万的了。
我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阻止了自己用水去泼她。
4、
有一次,她全家去海边度假,当时下雨了,他们去躲雨,发现躲雨的地方是个楼盘售楼处。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们就顺手买了两套房子。
当时听了这事,我真的太心塞了。
我知道,你一定会怀疑这事是假的。
我特么也希望是假的。
发自肺腑地说,有钱人的世界实在是太浮夸了。我喜欢!
对了,她不仅在全国各地有房子,而且在美国、迪拜、日本都买了房子。
她说买房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方式。
然后她一脸真诚且无辜地问我:在美国买房真的不错的,你为什么不去买一套啊?
我说,因为我的银行卡余额不允许我装这个逼。
她是土豪就算了,关键是,她还是个高雅的土豪。
当她第八次邀请我去看话剧的时候,我真的要崩溃了。说实话,陪她看那些小众话剧,每次我都睡得特别香。
跟她去吃饭,她爱吃法餐,老子永远吃不饱。从法餐馆出来,我转身去吃了麻辣烫,结果还被她撞见了。
其实跨阶级做朋友,最大的问题就是心累,彼此都要迁就对方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
久而久之,友情往往就会无疾而终了。
5、
我们总会问一个永恒的问题:为什么曾经那么好的朋友,后来会渐行渐远?
真相是很现实的,因为你们的阶级不一样了。
每一次毕业,其实都是一次阶级分化啊。
现实地说,清华的和蓝翔的是很难成为挚友的,一个聊无人机,一个聊挖掘机,特么没法愉快地聊天啊。
教育和财富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的朋友圈。
如果你现在的好朋友,跟你出现阶级差异怎么办?
你有两个选择:
第一,你安心做自己,放他走。就像《心灵捕手》里,本阿弗莱克跟马特达蒙是青梅竹马的好基友,本阿弗莱克有一段很经典的台词:
每天我开车到你家门口接你,我们出去喝酒谈心,的确开心。可是你知道每天我最渴望哪段时刻吗?就是我下车走向你家门口那10秒,渴望着我敲门时你已经离家远去,连一声道别也没有就离开了。
他希望有一天,马特达蒙能去追逐梦想,做一个天才该做的事。哪怕友谊不再。
第二,你不断地努力,站到跟他同等的高度。
朋友的最高境界就是,就像姜思达所说,在更好的你旁边,有一个更好的我。